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全中国掀起了一场脱贫攻坚战。经过各级政府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已有8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样的成果无疑是建立在巨大的资源投入之上的。[1] 如今,这场覆盖面大、包含内容广的脱贫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扶贫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指标不断攀升的同时国家贫富不均的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因此,党中央领导的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不仅关乎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国际声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直接关乎党的生存和发展。中央政府是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又是如何确保全国上下能完成党中央设立的目标呢?和其他政府工程类似,我们很难从上级获得较多的信息,想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因此,为了揭开这些谜题并且填补国外学者[2]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2018年1月,6名来自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全球政治经济双硕士项目的学者远赴云南省南涧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调研,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实地探秘这一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扶贫战役。

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公布的贫困县中,有超过10%的县都位于云南,数量居全国之首。位于大理州的南涧县是云南73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坐落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山区。南涧有着很长的贫困历史,长期缺乏基本的经济资源。南涧是全国八个彝族自治县之一,少数民族占到了总人口的51.3%(彝族占47.26%),山区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99.3%。南涧的贫困不是小范围的贫困,而是每个村、每个镇都有着大量的贫困户。总体上,全县有85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涵盖31503人。这一切使得南涧县成为了我们研究脱贫攻坚的一个绝佳地点,在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贫困地区,我们想要探寻:贫困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脱贫攻坚工作对当地政府的公务员和政府部门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具有着严格时间表和目标的全国性工程到底效果如何,同时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因此,本篇报告旨在对南涧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一个总体的考察和评估,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希望能够:首先,识别并肯定南涧县下辖各个乡镇已取得的脱贫攻坚进展;其次,记录参与这场战役中各个人员主体(主要是扶贫干部和受帮扶群众)所面临的挑战和心中的担忧;最后,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外部视角,来客观审视像中国这样一个新兴超级大国想要彻底改善国内环境的努力。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们将实地所见所感与受访人员的意见结合起来,期望能鉴别出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成功和不足之处。[3]

面对面访谈
在地方践行的国家意志:与一线干部的交流
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
走访无量山镇和南涧镇西山村
中国的扶贫工作具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与以往的扶贫工作相比,当下这场在2014年打响的脱贫攻坚战有两大特点:一是远超从前的资源投入;二是重视为每一贫困户制定符合其情况的特殊脱贫计划,致力于实现更快更精确更有效的扶贫。在南涧最南端的无量山镇,我们见到了镇党委查秀宾书记。他告诉我们,县里定下的贫困标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952元人民币。在这个标准下,2014年,无量山镇一共有2467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699人。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383户,4953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近三年来的扶贫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南涧政府还会为某些极端贫困的家庭发放补贴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类家庭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低保户”。为了尽快帮助这些家庭脱离贫困,南涧县委县政府要求所有第一书记每年至少驻村25周,每周至少驻村五天四夜,这意味着扶贫一线的干部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同时,县扶贫办还根据具体情况为各个村镇设立了脱贫时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村镇都能按时完成目标。以南涧镇西山村为例,第一书记沈正波告诉我们,他们原计划在2017年完成脱贫工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按时完成,于是就往后顺延一年到2018年。截至访谈时,西山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只有3户脱贫,但是沈正波告诉我们,这样的情况在南涧县并不少见,政府也会根据每年脱贫的实际数字调整计划,以更好的适应扶贫现实。

科学细致的精准扶贫

走访南涧县扶贫办公室
南涧县精准脱贫领导办公室是全县扶贫工作指示的指挥者和政策制定者。在扶贫办访谈时,副主任施兰芳为我们介绍了扶贫办的三个主要职能:研究精准扶贫、指挥精准扶贫、确保精准扶贫。该办公室于2016年正式成立,原有18名工作人员,但随着脱贫工作的深入,县委又从政府其他部门抽调了30人加入,如今总共有48人在扶贫办工作。

想要做到精准扶贫,在解决“如何消除贫困”之前先要解决“为什么贫困”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调研和讨论,南涧县扶贫办总结出了大多数贫困户五个主要致贫原因:缺乏资金建立一个或两个支柱产业;缺乏技术去维护并发展产业;缺乏劳动力;医疗水平低;教育水平低。为了让扶贫工作更好的适应南涧县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五大致贫原因,当地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六方面工作思路:以思想解放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实施整族脱贫工作、以1-2-4-8为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

Picture

“解放思想”和“发展产业”是决胜关键
在到达南涧的第一天晚餐时,接待我们的清华校友、现挂职南涧县政府办副主任的金峰便提到,2013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中国贫困人口的教育平均年限仅仅只有5.4年。县扶贫办相信,教育的缺失正是导致南涧大多数贫困户“缺乏脱贫动力”,“缺少脱贫手段”,“抗拒现代化”的一大主要原因。因此,在整个脱贫工作中,教育被县政府看作是解放贫困户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家庭小产业的关键。南涧政府希望让所有贫困户在思想上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政府的挂联干部们会为贫困户介绍现代化的积极一面,并邀请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为他们举办小课堂,以武装他们的思想。政府也会请专家为贫困户家中土地的地质地形条件进行评估,然后因地制宜为他们提供种植农作物的建议以及发展或转变产业所必需的资源。

为了保证自己挂联的贫困户能够成功发展出自己的小产业,稳定提高家庭收入,南涧县的扶贫干部们会定期访问挂联贫困户,了解他们的产业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培训。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引领贫困户们更加主动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在各个乡村,诸如“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的习主席语录和共产党标语随处可见。施主任告诉我们,这背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扶贫行动是源自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保证所有人口都能自给自足,确保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不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
实施整族脱贫,不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是南涧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思路之一。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但是各民族的人口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地域分布上都差距巨大:比如,布朗族和苗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整体人口数量很大,但是在南涧人口就很少。施主任提到,在南涧的一个苗族村庄里,所有家庭都是贫困户。因此,他们也自然获得了扶贫办特殊的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家庭的脱贫,扶贫办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加大相关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家庭发展特殊产业;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Picture

“1-2-4-8”模式
为了统筹兼顾,县扶贫办结合南涧实际情况,独创了“1-2-4-8”模式来领导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施主任介绍说,1代表瞄准一个群体,即建档立卡贫困户;2代表两个扶贫重点,即住房和收入;4代表整合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的四种模式,即异地搬迁,拆除重建,修缮加固,兜底建房,以及解决收入问题的四个目标:稳固性有收入来源,自助生产增收,投资入股增收,政府兜底增收;[4] 8代表八个脱贫目标,即安居住房,稳定收入,安全饮用水,安全用电保障,有电视看,有学上,有出行交通道路,有病看。

“超常规”措施
前文已提到,实际上中国的扶贫工作最早从1983年便开始进行了,但是这一次的脱贫攻坚工作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过去三十多年以来前所未见的。例如,超常规的人力投入。以南涧为例,共有总计3991名干部从省级和州级部门被抽调到南涧县各个基层组织进行扶贫工作。所有这些干部都必须挂联至少一户贫困家庭,通过定期走访对他们的贫困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最终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脱贫计划。[5] 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还对所有挂联帮扶制定了“一个季度五个一”的要求,即,入户调查一次,感恩教育一次,与贫困户共同劳动一次,吃农家饭一次,住农家屋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力投入,如此精确详尽的扶贫方针以及对干部如此高标准的要求,都显示了中央对于此次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几年来,县扶贫办出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扶贫措施。结合几年下来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在所有的方法和举措中,施主任认为最有效的三个措施是:一,产业贷款。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民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的家庭小产业;二,就业岗位。南涧县许多的社会企业特地为贫困家庭人口提供了多种就业岗位,以确保他们的收入来源;三,教育。特殊的技能培训不仅能帮助村民们掌握基本的生产方法,还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自己以及家中子女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从心底具备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

百姓眼里的脱贫攻坚:走访贫困户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走访南涧镇上土官坝村李新民家
我们采访的第一个家庭是上土官坝的李新民家。他们家位于土官坝村,隶属于西山行政村。李家一共有6口人——李新民(38)、妻子、李新民父母、李新民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上小学,另一个两岁半。李家的主要致贫原因是缺少技能和劳动力。李新民的父母上过小学,李夫妇上完了初中。李新民告诉我们,他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烤烟。烤烟是西山村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收入可观也不用愁销量,作为帮助种植烟草的农民脱贫的政策之一,政府会定期从村民手里采购烟草。除了烟草,李家其他的收入来源还包括售卖猪和牛等牲畜。李新民说他以前常年在外务工贴补家用,但是近年他的父母身体不好,他不得不回到家中照顾双亲。李新民夫妇俩是全家仅有的劳动力,也是全家的支柱。虽然年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技能,李和妻子的职业选择和收入来源收到了极大的限制。


Picture

2016年,李家正式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除了常规的免学费之外,政府还给他们的孩子提供了免费的学校食宿,以及未来进入高中和大学的学费补贴机会。实际上,南涧县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免费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随行的村干部告诉我么,九年之外,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最终考上了高中,政府还会为他们提供几乎百分之百的学费资助。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调研组参观了西山村小学。这所小学由清华大学出资援建,整个学校硬件软件条件都较好,是南涧县的示范小学之一。校长告诉我们,在全校220多名学生中,有78名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学费和食宿全免。

卓有成效的产业扶贫——走访西山村刘合顺家
调研队走访的第二家贫困户是同样住在西山村的刘合顺家。刘家有5口人,刘合顺夫妇,他们的一双儿(15岁)女(8岁),以及刘合顺的妈妈。刘合顺夫妇受教育水平同样很低,他只读到了小学二年级,他的妻子也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刘家一开始也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烤烟,但是政府派来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对他家的土地情况进行探查之后发现他的土地实际上更加适合种植冬桃,因此政府当即帮助他们转变了作物。政府不仅免费为刘家提供肥料和种子,同时还为这些桃树更新了灌溉系统。截至我们采访时,刘家已种植了13到14亩的冬桃,一亩有90多棵树,一棵树可以产20kg 的桃子。按照一斤桃子大概8元钱的价格,理论上讲他们家的年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但是由于这才是他们种植冬桃的第一年,实际的收成如何还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不过刘家面临的风险并不大,当地政府已经答应他,桃子如果销售不出去,政府会尽全力帮助他们进行销售。在被问到挂联帮扶的干部对他们的探访情况时,刘合顺告诉我们挂联干部每个月至少都会来一次,关心他们的产业发展情况,提供一切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顽固的贫困——走访无量山镇者镇科家
在南涧最南端的无量山镇,调研队采访到了此行中唯一一个彝族家庭者镇科家。者家一共有五口人:者镇科,者的妻子、父亲已经两个孩子,一个在上高三,另一个在上初三。者家的老宅是一个典型的危房,但是如今已经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了加固重建,并且他还贷款在老宅旁边开始了新房的修建。

当被问到家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者的妻子回答说主要是自己和老公健康问题,并且说着便开始抹眼泪。他们两口子近两年都患上了脑梗和高血压,使得他们没办法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者的妻子解释到,政府的医疗保障只能报销住院费用,平日的门诊费用以及去镇上的药店的花费都得由他们自行承担。者的家庭是脱贫后又再度返贫的一个典型例子,突如其来的疾病,两个处在升学阶段的儿子陡然增加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经济状况瞬间跌落谷底。

在南涧,还有很多家庭和者家一样,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之后一夜回到原点。对政府来讲,这部分家庭往往是照顾和帮扶的重点。在对扶贫办的采访中,施主任也向我们解释,之所以会预留3%的贫困空间,就是考虑到这部分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的存在。由于都患有重大疾病而无法进行劳动,者镇科夫妇同其他许多和他们处境类似的家庭一样,没有办法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小产业。因此,这部分家庭只能靠受政府的直接资金资助来维持生计,同时他们也会受到所在乡镇和村社干部的重点关照,以确保不会再度返贫。然而,似乎所有的干部们都十分清楚并且也都预想到了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最终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脱贫。


Picture

深入分析
在走访贫困户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南涧县精准识户的六个标准不断地被随行干部提起,即,如果一个家庭缺乏食物(1)和衣物(2),得不到最低的义务教育保障(3),医疗保障(4),养老保障(5)以及安全的住房(6),那么这个家庭就会被识别为贫困家庭。对应的,只有当一个贫困家庭最终有了可靠安全的住房,连续三年的稳定收入,有能力让家中适学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有基本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有可依赖的养老金,并且享受了至少一条由县委提供的扶贫政策,这个家庭才能达到脱贫标准。

住房问题

在众多的致贫原因中,住房问题一直是相当一部分家庭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全县3500多个贫困户当中,大约有440户都是因为住房得不到保障而致贫。因此,为住房有困难的群众原地重新修建安全可靠的房屋,或是组织住房不适合原地重建的家庭进行异地搬迁是南涧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之一。南涧县的各个乡镇目前正在集中修建异地搬迁移民聚居点,并且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中4个的修建。这些社区现已容纳大约117户共523口人的居住,并且还在进一步完善相应配套如超市和杂货商店的建设。搬到聚居点的这部分家庭之前都面临极其恶劣的住房环境,但是想让他们自愿地从生活了几十上百年的土地上搬离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别人一起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为了让他们充分地了解异地搬迁的好处,会专门在搬迁之前带他们到移民点参观,已经修建完成的大气美丽的新房子比任何形式的劝说都要有力。同时,搬到新社区的家庭仍旧保留着自己原有土地的所有权,并且由于距离并不远,大部分的家庭仍然可以每天到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此外,移民搬迁的费用几乎由政府完全承担,在无量山镇采访时,查书记告诉我们,每户家庭会得到人均26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搬迁补贴,新房子面积也不会低于人均25平方米。通过诸如此类的种种措施,南涧县政府希望能成功地帮助有住房问题的群众早日搬离不适合居住的旧宅,到新的现代化社区开展新生活。

尽管因为时间和行程安排的原因,调研队没有能够实地参观这些聚居点,但是在我们走访的几户贫困家庭当中就有因为住房问题而享受到政府资助重新建房的。刘合顺家的最大困难就来自于住房。他家的那栋老宅已将近60岁,早已是残破不堪,难以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现在,刘家已经在老宅的旁边开始了新宅的建设。新宅预计总共将花费十万元人民币,有了这次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原本无力承担这笔高昂建设费用的刘合顺得到了政府总计将近58000元的补贴和贷款。随行的干部告诉调研队,在南涧县,像刘家这样有换房需求却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自己筹建新房的家庭还有很多,而他们现在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建房补贴和贷款,并且一般情况下他们的申请都会很快被通过。再比如我们走访的另一贫困户张新民家,他家的老宅早已经久失修,而无论是修缮老宅还是重建新宅的成本都非常高,他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收入花在这上面,正因为此,他家在2015年被南涧县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家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家的住房问题是如何与家庭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最终把一家人拽向贫困的泥潭。为了让张家早日脱贫,县扶贫办提供了多项帮扶措施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

在所有我们走访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三的家庭都接受过政府有关住房方面的补贴或政策性贷款,尽管在有些家庭住房问题并不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因此不难看出,在整个脱贫攻坚这项大工程中,如果说发展家庭小产业是贫困户们脱贫的重中之重,那么住房改建和搬迁则是政府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抓手。虽然这些例子让我们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些贫困户面临的问题有多么的复杂,但它们也同样让让我们产生了一丝疑虑:当脱贫的期限如此明确,无法按期脱贫的后果如此严重,以及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数量如此之多,似乎政府只能按照批量制定好的规模化的扶贫政策来帮助那些具体问题各不相同的困难群众,而这又真的可行并可持续吗?

劳动力问题
由于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存在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劳动的情况,调研组在扶贫办座谈时曾问到在整个南涧县像这样处境极端艰难的家庭大概有多少,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政府扶贫计划中的自给自足项目是否能最终实现。我们得到的回答是,这一类家庭大概能占到总贫困户的10%,因此,全县大约有90%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前文提到的各类型的贷款和资金补贴政策,以建立能提供稳定收入的家庭小产业。由于所有的贫困家庭背后都有非常复杂多样的致贫原因,政府的大致思路是,脱贫攻坚要保证解决这些家庭最紧要最棘手的问题来帮助他们早日脱离极端贫困,但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无止境的帮助来扫清所有的障碍。“毕竟政府也只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县政府办副主任金峰在扶贫办座谈会时说道,“各村社的干部都十分清楚村里每一个贫困户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这是整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后脱贫攻坚时代会如何?
在扶贫办的访谈中,调研组还问到了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当这一轮脱贫攻坚工作结束,所有的资源倾斜没有这么集中之后,县里要如何保证取得的成果能够有效的延续而不会前功尽弃?另外,如果县里没有在规定期限之前完成脱贫摘帽又会发生什么?施兰芳主任回答道,首先,如果县里未能按时达到目标,县主要领导包括书记县长都面临被免职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在全国大多数贫困县,干部们已经进入“5+2,白加黑”模式,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其次,脱贫攻坚中采取的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是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非一锤子买卖,脱贫攻坚结束之后,政府仍旧会继续支持各个家庭产业的发展。同时,南涧县在脱贫之后,财政状况只会越来越好,投入到扶贫上的资金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因而大多的扶贫项目还是会继续得到支持。此外,当下的脱贫攻坚主要是为了帮助经济状况最差的那部分家庭早日摆脱极端贫困,一旦南涧县完成脱贫目标,县委县政府就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推进各个乡村的整体发展,中央政府也会进一步给各市县下达新的任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党中央曾明确提出,要在2050年以前使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6] 然而,在这一轮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后,扶贫任务是否会因为其他新的需要全民参与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出现而变得不再重要,我们还无从得知。就像调研组的一位成员说的那样,政府当下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目前来看最正确的事情,而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和正确性现在谁也无法预知,我们只有等待时间来揭开一切的谜底。


Picture

最大的隐忧
截至目前,超过448名公务员被从包括中央、省级和市级的各级单位调来南涧帮助脱贫工作的开展。为保证工作的效率,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会受到严格考核,并成为日后提拔的重要依据。县里的632名政府人员都签订了政治生涯的“生死状”以表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这个生死状意味着如果他们的脱贫工作目标没有完成,他们将会主动辞职或者被免职,并永不任用。所有的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实现全县的总体脱贫目标——在2019年前将贫困率降到3%以下。

这样的政治生死状还是很令人忧虑的。金峰说,经过最近三四年的努力,南涧的贫困率已经从当年30%的贫困率下降到现在的10%。由于巨大的政治任务和责任,所有干部们的都身背巨大的工作压力,这也就存在虚报各种脱贫数字的可能——虽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有某个县的脱贫数据存在造假,但仍然能看到一些海外媒体对中国的脱贫成绩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在访谈中,南涧县的干部们还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脱贫攻坚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大难题便是南涧县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我们到达南涧的第一晚,金峰就告诉我们,10年前从县城出发开车到南涧最远的一个村需要6个小时。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顺利便捷地到达后面几天走访的村落,也完全多亏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对乡村道路建设的大力投入。尽管交通状况较之以前已有很大改善,干部们每天下乡仍旧需要在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个在访谈中被干部们不断提及的困难便是在中央政府强力监管下产生的大量的官僚化的任务。单单是各级领导频繁的视察,无穷无尽的文件资料、报告、预算以及各个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就已经占用了干部们大量的工作时间,更别说他们还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完成更多接触贫困户的任务。另外,团县委书记普青青告诉调研组,由于县里的每一个行政和事业单位都需要抽调干部归扶贫办统一调度来执行脱贫攻坚任务,如何切实高效地指挥好、监管好并让他们团结一心地合作也是考验扶贫办工作能力的一大挑战。其实不仅仅对于扶贫办,参与到脱贫攻坚这样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里来对所有的干部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这些干部不仅需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任务,还要不停应对前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视察、文件和政策改变,所有的一切都并不容易。

除了最令人头疼的文书工作,严格的对挂联贫困户的上门访问要求——以及在访问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数据搜集任务——都使得干部们的扶贫工作极其耗时耗力。普青青透露,由于每一个驻村第一书记都被要求在所在村一个星期至少待5天,加之大多时候村民们一般会在日落之后才会从田地里返工回家,大多数的扶贫干部要么一个星期回不了几次家,要么完成工作回家也已经近深夜了。此外,干部们每年还会不定期接受来自各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这些种类繁多的调研和考察也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原本就繁务缠身的地方干部们的工作负担。

在调研临近结束时,调研小组的成员们都共同表达了对在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中每天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基层干部们的担忧。如果说在这场拉锯战中其他的许多决定性因素都还不太清晰或者没被发现,那么这些干部过度的工作量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危险因素。与工作表现挂钩的职务晋升机会也许是一个好的激励,但是如果这些年轻的干部们有一天牺牲在了这场战役打赢之前,那么再好的激励也都显得毫无意义。想要完成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这样拿今天赌明天的方式显然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中提到的问题,调研小组尝试着基于自身有限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提出以下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予那些正全副武装奋战脱贫攻坚的基层政府一些启发:
1)简化文书工作并尽量减少官僚主义;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各类上级调研和考察,以减少一线干部接待压力,使他们能更好的协调资源和时间;
3)更好地照顾一线干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其更好的生活-工作平衡;

结论
就像之前所提到的那样,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也许都无法判断到底这样一个超常规的脱贫攻坚工程针对整个国家来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甚至就算是到了20年后,当人们都有了后见之明,很多因素的存在还是会对这一场脱贫攻坚战所取得成果(可能只是某一些方面)的可持续性和普惠性产生影响,比如可能掺假的数据,比如干部们的主观感情色彩所造成的误差,比如扶贫是否还会一直是各级官员的工作重点等等。当然,本文并不是一篇关于某一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工作的进度报告——而是一个通过实地采访真实的贫困户以及一线扶贫干部来核实各种公开(或者未公开的)数据可靠性的案例研究。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调研组各个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形成的各自不同的观点也就自然能够客观地对这项工程做出评价。

在调研过程中,随行干部们反复提到,南涧县想要脱贫,人民想要富裕,国家和社会必须得把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到那里。虽然贫困在不同得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南美或者亚洲,在尼加拉瓜或者黎巴嫩又或者是在中国,贫困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不同的贫困却都是由于相似的原因而造成的,比如资源的短缺,医疗的落后还有教育的缺失。我们在这一次调研中亲眼看见的每个贫困户背后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再次证明它们是全世界所有贫困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想要最终让那些久居深山,与世隔绝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资源,也还需要更多更深刻的研究和报导来让公众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最终共同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泥沼,享受国家现代化的成果。

尾注

  1. “10 Facts About Poverty in China,” The Borgen Project, October 23, 2016, https://borgenproject.org/poverty-in-china/ (accessed February 1, 2018).
  2. 文章原版为英文。
  3. 在这样一个思路指导下,本报告的分析并不试图质疑南涧县扶贫办那些热情坦诚的官员们向调研组提供的各种信息,也不打算对这场脱贫攻坚战本身及其各组成部分,包括其优先事项和参与人员作出判断。我们只期望在完全基于访谈中的中英文笔记,尽可能保证客观准确的基础上,保持一种对所观察到的事实审慎现实的态度。
  4. 南涧县委县政府预计,大概会有3%的困难群众最终会因各种原因无法脱贫,而这部分人最终会由政府兜底。
  5. 截至访问前,所有的帮扶干部已经为所有贫困户制定了各类详细脱贫计划共计20392条帮扶措施。
  6. 这一目标最早由邓小平提出,至今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它被视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执政地位和合法性的重要保证。



Share

Categories: Research